| [1] |
吴艳, 邹乐萍, 宋惠洁, 胡丹丹, 柳开楼, 梁万里. 控释氮肥和尿素配施对田面水铵态氮和早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4): 192-200. |
| [2] |
段俊雅, 赵园园, 王婷婷, 韦建玉, 王政, 王德勋, 李娟, 史宏志. 减氮配施聚天冬氨酸对烤烟氮素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3): 227-238. |
| [3] |
石纹碹, 谭金芳, 张倩, 李岚涛, 王宜伦. 一次性施肥对不同生态区夏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9): 193-202. |
| [4] |
苑雅俊, 冯家兴, 杨启帆, 白雪, PUSHPA R A J, 边大红, 崔彦宏. 黄淮海平原北部不同熟性夏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7): 21-28. |
| [5] |
张盼盼, 李川, 张美微, 赵霞, 牛军, 乔江方. 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6): 181-189. |
| [6] |
黄巧义, 吴永沛, 黄旭, 李苹, 付弘婷, 张木, 逄玉万, 曾招兵, 唐拴虎. 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2): 163-173. |
| [7] |
党翼, 张建军, 赵刚, 樊廷录, 王磊, 李尚中, 周刚.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6): 156-165. |
| [8] |
易媛, 张会云, 刘立伟, 王静, 朱雪成, 赵娜, 冯国华. 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4): 144-153. |
| [9] |
周旋, 康兴蓉, 彭建伟, 杨相东, 钟雪梅, 胡文峰, 龙俊佑. 聚氨酯包膜氮肥减施对双季早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53-161. |
| [10] |
王秀娟,解占军,韩瑛祚,娄春荣,董环,何志刚. 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32-138. |
| [11] |
江新凤, 孙永明, 童忠飞, 王新民, 黄尚书, 李阜光, 李琛, 江亮辉, . 菜籽饼肥施用深度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2): 172-178. |
| [12] |
吴广俊, 黄志银, 张超, 路笃旭, 翟乃家,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鲁中夏玉米水肥一体化下减氮增效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45-152. |
| [13] |
尹焕丽1,岳艳军2,常凤1,王海标1,苗玉红1,王宜伦1*. 新型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45-152. |
| [14] |
张运红1,姚健1*,宝德俊1,和爱玲1,骆晓声1,杜君1,杨占平1,杜保池2. 尿素硝酸铵溶液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9): 113-121. |
| [15] |
王海标,张博,常凤,陶静静,刘培,王宜伦*. 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减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7): 98-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