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令辉, 丁志伟, 龚黎, 李学俊, 董云萍, 吕振江. 咖啡生物碱类主要化合物的提取、合成代谢途径及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8): 132-143. |
[2] |
徐哲丰, 刘春铄, 廖旭东, 隋佳宏, 陈雨秋, 陈长宝, 张涛, 魏丽娜. 生态因子对林地参和农田参质量差异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9): 213-223. |
[3] |
刘青, 刘波, 徐欣欣, 张红兵, 张宇宏, 张伟. 微生物表面活性素合成调控和高效生产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4): 23-31. |
[4] |
苗丽青, 马旭辉, 李素贞, 陈茹梅, 柳小庆. 虾青素的生物合成与产业化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3): 21-29. |
[5] |
胡茜, 王艺凝, 申鹏飞, 李雅倩, 杨阳, 王艳成, 姬文秀, 董微巍. 洋虫内产β-葡萄糖苷酶内生菌发酵液转化人参皂苷产物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2): 119-127. |
[6] |
刘融融, 焦连庆, 张婷, 于敏, 田义新. 基于CRITIC法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12): 205-215. |
[7] |
林敏, 王磊, 谷晓峰, 燕永亮, 刘柱, 涂涛, 姚斌. 农业基因回路设计合成技术发展动态与策略[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12): 101-111. |
[8] |
李舒欣, 张浩, 郑厚胜, 郑培和, 逄世峰, 许世泉. 转录组分析二马牙和长脖类型林下参表型差异[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56-68. |
[9] |
江水清, 李婷, 张一楠, 黄晓红. 鱼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概况[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6): 160-170. |
[10] |
张玉彬,刘文科*,杨其长,邵明杰,查凌雁,周成波,李宝石. LED红蓝光对西洋参植株生长、产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4): 171-176. |
[11] |
万东璞1,2,于卓1,吴燕民3,丁梦琦2,李金博2,周美亮2*. 花青素代谢调控植物彩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30-38. |
[12] |
王凯悦,陈芳泉,黄五星*.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19-25. |
[13] |
李海涛1,黄曦漫1,李玉1,刘广娜1,奚广生2*. 人参单体皂苷对桃蚜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1): 103-110. |
[14] |
焦勇1,2,柳小庆2,江海洋1*,陈茹梅2*. 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 18-28. |
[15] |
蔡小雨1,闫培生1*,高秀君1,陈琪琪1,郭长禄1,刘润东2,梁浩2,张明臣2. 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4): 5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