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凤, 刘荆州, 钱易鑫, 陈桂莹. 中国海洋渔业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9): 224-239. |
| [2] |
王潇, 辛翔飞, 闫琰, 王济民. 山东省畜牧业碳排放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8): 155-167. |
| [3] |
张莹, 谷海红, 艾艳君, 李富平, 吴梓敬. 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碳平衡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6): 170-183. |
| [4] |
于琳琳, 樊伟, 张衡, 戴阳, 万里骏, 王斐, 石永闯, 杨胜龙.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在海洋渔业中研究应用现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5): 212-222. |
| [5] |
茶娜, 刘宝河, 张朕, 李龙, 王嫣娇, 王立国, 苏非非. 不同恢复年限下典型草原区路域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9): 207-216. |
| [6] |
关洪军, 陈玉环, 赵爱武. 中国海洋渔业碳中和能力评估[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4): 215-224. |
| [7] |
刘辉, 徐小霞, 严建兵, 王平祥. 人造肉研究开发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3): 9-20. |
| [8] |
李雪, 刘子飞, 赵明军, 徐乐俊, 孙慧武. 我国水产养殖与捕捞业“双碳”目标及实现路径[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11): 13-26. |
| [9] |
刘熙东1,陈铃诗1,徐汉虹2*. 基于专利分析印楝素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2): 19-26. |
| [10] |
岳冬冬,王鲁民*,方海,王茜,肖黎,熊敏思,郑亮. 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以浙江省的生产调查样本数据为例[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11): 117-124. |
| [11] |
郭月峰1,祁伟1,2,姚云峰1*,张美丽1,温健1,韩兆敏1,刘龙1,尉迟文思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油松人工林碳汇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5): 141-147. |
| [12] |
王兴,薛建福,王钰乔,李可嘉,赵鑫,张海林*. 我国西部地区种植业碳收支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3): 104-111. |
| [13] |
岳冬冬1,王鲁民1*,张勋1,郑汉丰1,冯春雷1, 张衡1,王永进1,2,戴媛媛1.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碳汇量评估初探——以中国为例[J]. , 2014, 16(5): 132-138. |
| [14] |
张英俊1,任继周2,王明利3,杨高文1. 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J]. , 2013, 15(4): 61-71. |
| [15] |
张智猛1,戴良香1,李美2,于遒功3,张玉凤1,万书波4. 花生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 2013, 15(1): 3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