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东升, 严程明, 刘洋, 赵宝山, 孔冉, 苏俊波, 徐志军.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4): 37-45. |
| [2] |
胡家钰, 杨阳, 张红燕, 高兵阳, 王灵璐, 闫军营, 孙笑梅, 赵亚南, 叶优良. 施用不同品种氮肥对麦套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2): 191-197. |
| [3] |
周文, 郭笑恒, 徐锐, 王晓丽, 牛慧伟, 韩丹, 邵惠芳. 烤烟间作半夏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7): 161-169. |
| [4] |
王立光§, 叶春雷§, 陈军, 李进京, 罗俊杰. 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2): 161-171. |
| [5] |
李智,王宏富*,王钰云,杨净,鱼冰星,黄珊珊. 谷子大豆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68-175. |
| [6] |
王钰云,王宏富*,李智,段宏凯,黄珊珊. 谷子花生间作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53-165. |
| [7] |
李庆凯1,2,3,刘苹2,3*,赵海军3,宋效宗2,林海涛2,沈玉文2,李林1,万书波1,3*.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19-130. |
| [8] |
袁淑娜,潘剑,黄坚雄,郑定华,桂青,王军,周立军*. 播期对胶园林下种植疣柄魔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1): 124-132. |
| [9] |
陈光荣1,2,王立明1,杨如萍1,杨桂芳3,张国宏1,杨文钰2. 甘肃不同生态区豆科与非豆科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3): 63-71. |
| [10] |
柴强. 间套复合群体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J]. , 2008, 10(4): 11-15. |
| [11] |
李淑敏 李隆 张福锁. 玉米/鹰嘴豆间作对有机磷利用差异的研究[J]. , 2004, 6(3): 45-49. |
| [12] |
肖焱波[2] 李隆[1] 张福锁[1]. 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中氮营养研究进展[J]. , 2003, 5(6): 44-49. |
| [13] |
吴华杰 李隆 张福锁. 水稻/小麦间作中种间相互作用对镉吸收的影响[J]. , 2003, 5(5): 43-46. |
| [14] |
李文学[1] 孙建好[2] 等. 不同施肥处理与间作形式对带田中玉米产量及氮营养状况的影响[J]. , 2001, 3(3): 36-39. |
| [15] |
米国华. 受基因控制的植物根际效应[J]. , 1999, 1(4): 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