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贵元, 王永强, 刘建光, 耿昭, 张寒霜, 吴立强, 王省芬, 张桂寅. 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对抗虫棉Bt蛋白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7): 44-53. |
[2] |
沙嘎那日·吉日木图, 林晓, 沈兆基, 郭肖蓉, 李奎, 贾红, 周荣. 非洲猪瘟病毒O174L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分子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4): 114-127. |
[3] |
陆国清, 马彩霞, 孙国清, 郭惠明, 程红梅. 抗除草剂棉花GV-2的分子特征和遗传稳定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1): 42-49. |
[4] |
白春玲, 杨磊, 苏广华, 魏著英, 王学侨, 朱琳, 周新宇, 海超, 吴迪, 刘雪霏, 武云喜, 张立, 李光鹏. FAT1转基因系祖公牛选育及其扩繁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9): 66-78. |
[5] |
邹俊杰, 徐妙云, 张兰, 罗彦忠, 刘源, 郑红艳, 王磊.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及品质改良复合性状玉米BBHTL8-1的分子特征及功能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2): 77-85. |
[6] |
陈媛, 刘震宇, 周明园, 张晨霞, 田巧凤, 张中宁, 张祥, 陈德华. 种植密度对转Bt棉纤维杀虫蛋白表达量及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45-53. |
[7] |
刘建凤1,姚莹1,赵婕1,苏智2,魏建荣*. 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108-115. |
[8] |
马硕1,焦悦2,王旭静1,翟勇2,王志兴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转基因植物分子特征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6-14. |
[9] |
李夏莹1,武玉花2,李俊2,肖晓琳1,张飞燕1,梁晋刚1,王顥潜1,张旭冬1,张秀杰1*. 转基因玉米T25数字PCR方法的建立与验证[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173-178. |
[10] |
徐晓丽1,姜媛媛1,王鹏飞2,来勇敏1,陈笑芸1,徐俊锋1*. 表达Cry1Ab和Cry2Ab蛋白的转基因玉米GAB-3对四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抗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2): 97-104. |
[11] |
梁晋刚1,2,辛龙涛2,栾颖2,宋新元3,张正光2*. 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104-110. |
[12] |
梅闯1,2,闫鹏1*,艾沙江·买买提1,韩立群1,张彦龙3,马凯1,王继勋1. 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7): 26-33. |
[13] |
董雪1,2,赵英铭1,2,3*,黄雅茹1,2,刘禹廷1,2,马迎宾1,2,4,王志刚1,2,郝玉光1,2,刘芳1,2. 乌兰布和沙漠引种抗虫杨树品种中龄期生长适应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7): 123-129. |
[14] |
杨羊1,2,梁成真2,孟志刚2,陈全家1,罗淑萍1,张锐2,郭三堆2*. 基于GR79 EPSPS筛选标记的抗虫抗除草剂表达载体构建及抗性鉴定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11): 22-28. |
[15] |
赵英铭1,2,3,高君亮1,2,3,杨文斌2*,黄雅茹1,3,马迎宾1,3,包春燕4,张 格1,3,李炜1,3,吕永军1,3,王志刚1,3,刘芳1,3,郝玉光1. 16个抗虫杨品种在林分补植中的性状差异比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3): 7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