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9, Vol. 21 ›› Issue (10): 20-29.DOI: 10.13304/j.nykjdb.2019.0163
阿力木江·克来木1,赵强1*,占东霞1,努尔曼古丽·巴图尔1,娄善伟2
Alimujiang Kelaimu1, ZHAO Qiang1*, ZHAN Dongxia1, Nuermanguli Batuer1, LOU Shanwei2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生长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在化学封顶后,叶面喷施辛酸甲酯(MC)、油菜素内酯(BR)、复硝酚钠(CSN)、萘乙酸钠(NAA)4种外源物质,设清水(Blank)对照,研究4种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剂量的外源物质叶面喷施后,棉花各项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指标响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不同剂量外源物质在喷药后15 d、30 d均能使植株生物量提高,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30 d时,75 mL/hm2 MC、15 mL/hm2 BR、150 mL/hm2 MC、15 mL/hm2 NAA和75 mL/hm2 CSN处理效果较好。喷施各外源物质后,各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及增产率均高于空白处理;处理75 mL/hm2 MC、15 mL/hm2 BR、150 mL/hm2 MC和7.5 mL/hm2 CSN下,籽棉产量提高;其中75 mL/hm2 MC效果最佳,较Blank籽棉产量提高了25.88%。结果表明外源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在本研究条件下75 mL/hm2的辛酸甲酯处理效果最佳,15 mL/hm2油菜素内酯、150 mL/hm2 辛酸甲酯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