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献华, 闫双堆, 闫明. 松木木屑加压烘焙制备高品质生物焦燃料及其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7): 204-216. |
| [2] |
乔慧艳, 石雅丽, 韩昊健. 微生物来源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5): 21-38. |
| [3] |
侯晓晴, 姜子豪, 富洋, 宋忠振, 俞志敏. 鞘氨醇单胞菌胞外多糖的组成结构及其对大麦幼苗的促生作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4): 201-208. |
| [4] |
马振华, 时倩茹, 宁欣杰, 魏宏杨, 王璨, 张静静, 张彪, 杨素勤. 生物质炭对镉铅污染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2): 201-210. |
| [5] |
张继东, 张亚雄, 程伟, 蒲莉, 柳路行, 王亚明.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施对苹果重茬育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8): 213-222. |
| [6] |
陈雨欣, 赵红梅, 杨卫君, 杨梅, 郭颂, 宋世龙, 惠超.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5): 174-183. |
| [7] |
王瑞霞, 翟晓灵, 李玉刚, 牟秋焕, 孙盈盈, 孙宪印, 米勇, 吕广德, 盖红梅, 钱兆国. 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研究泰山22的遗传组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4): 21-29. |
| [8] |
何丽娟, 蒙仲举, 党晓宏, 吕涛. 种植甘草对风沙土机械组成与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2): 169-176. |
| [9] |
范鹤龄, 朱清, 孙雪冰, 张丽, 李长江, 陈萍, 黄小龙, 张荣萍. 不同农用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11): 179-189. |
| [10] |
张涛, 宋海云, 贺鹏, 韦媛荣, 许鹏, 谭秋锦, 郑树芳, 覃振师, 陆宇明, 王文林. 不同澳洲坚果种质果仁氨基酸组成分析与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1): 119-127. |
| [11] |
胡旭凯,陈居田,朱利霞*,李俐俐*. 干湿交替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41-149. |
| [12] |
刘师豆1,朱新萍1,2*,赵一1,王博言1,韩耀光1,杨贝贝1,卢智1,贾宏涛1,2. 棉秆炭减缓土壤中镉对水稻生长的胁迫效应[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4): 139-146. |
| [13] |
刘爽1,安诗琦2,严子微2,王璐瑶1,2,付小哲2,张鹏1*.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60-166. |
| [14] |
王薇,李泳,王伟,边雪,李熙英*. Y-S-Y12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及作用机理[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0): 129-138. |
| [15] |
殷全玉1,李阳1,张玉兰1,王生才2,方明2,李宏光2,王新发3,刘国顺1*. 生物质炭与土质互作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6): 143-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