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彦芳, 赵瑞雪. “数据 + AI”双向赋能机制与农业领域实践[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9): 11-20. |
[2] |
李海利, 杨帆, 陈建豪, 杨康, 杨夷平, 段进刚, 李斌, 张婉琪, 马春江. 类芽孢杆菌对携带NDM基因的超级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8): 119-131. |
[3] |
乔慧艳, 石雅丽, 韩昊健. 微生物来源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5): 21-38. |
[4] |
梁晓贺, 周爱莲, 谢能付, 远铜. 区块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优势、制约与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2): 1-12. |
[5] |
张宏, 李卫国, 张晓东, 卢必慧, 张琤琤, 李伟, 马廷淮. 基于HJ-1星和GF-1号影像融合特征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2): 109-119. |
[6] |
张晓卫, 陈波, 王月明, 李子剑, 张继红, 曹天一. 基于多角度数据融合的养殖场通道中奶牛身份识别算法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12): 98-106. |
[7] |
路泽群, 刘宁, 张红莲, 王苑, 黄火清. 毕赤酵母外源蛋白分泌及折叠途径的改良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1): 18-27. |
[8] |
胡茜, 王艺凝, 申鹏飞, 李雅倩, 杨阳, 王艳成, 姬文秀, 董微巍. 洋虫内产β-葡萄糖苷酶内生菌发酵液转化人参皂苷产物分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2): 119-127. |
[9] |
张盖天, 祁惠, 杨锁宁, 褚志云, 袁素霞, 刘春. 八仙花萼片有色原生质体游离及应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9): 50-57. |
[10] |
陈元伟, 郑华斌, 王慰亲, 旷娜, 罗友谊, 邹丹, 唐启源. 刈割处理对再生稻头季全株生物量、青贮品质和再生季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8): 161-171. |
[11] |
柯烩彬, 周勇, 张国忠, 吕文, 刘沿, 黄琳. 再生稻气力式肥料集排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6): 106-114. |
[12] |
王靖会, 程娇娇, 刘洋, 常佳乐, 王朝辉 .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大米品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21-128. |
[13] |
刘德柱, 周勇, 张国忠, 张梦月, 柯烩彬, 杨全军. 再生稻气送式双侧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6): 77-85. |
[14] |
谢双1,肖革新2,张成梅3,王娅南4,张朝正5,陆洋6,孙晓红1,谭红1,7*. 卫生健康委多系统食品分类与编码融合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123-131. |
[15] |
王新南1,罗家豪1,郝俊杰2,张晓艳2,刘璐1,付丽平1,王家林1,韩燕红3,刘全兰1*. 蚕豆幼苗内生固氮菌促生长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3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