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豆中中, 刘一琦. 弧爪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的仿真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4): 110-119. |
[2] |
莫雯婧, 陈洪森, 桂芳泽, 洪慈清, 蔡鑫铠, 关雄, 潘晓鸿. 菌糠水提液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5): 129-137. |
[3] |
杜洋洋, 包媛媛, 刘项宇, 张新永. 荞麦轮作对云南栽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5): 192-200. |
[4] |
王文月, 姚志鹏, 于洋, 葛毅强. 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3): 1-6. |
[5] |
贾莉, 陈娟, 雍山玉, 李效文, 梁伟琴. 半干旱区膜下滴灌量与滴灌次数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5): 176-184. |
[6] |
杨玲, 张富仓, 孙鑫, 张少辉, 王海东, ABDELGHANY Ahmed Elsayed, 陈占飞, 方玉川. 生物炭和滴灌量对陕北榆林沙土性质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3): 221-233. |
[7] |
甄琦, 闫广泽, 塔娜, 赵志勇, 于慧敏. 不同二氧化碳含量对马铃薯贮藏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11): 154-165. |
[8] |
郝变青, 马利平, 赵永胜, 石文鑫, 王建雄, 景玉川. BC98-Ⅰ和B96-Ⅱ发酵液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作用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8): 116-123. |
[9] |
王莉莉, 殷丛培, 李峰, 杨志敏, 刘芳明, 林柏松, 刘晓静, 刘海军, 孙靖, 单东东, 崔江慧, 张振清. 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6): 58-69. |
[10] |
张微, 李志新, 赵雪, 张金鹏, 付春江, 刘卫平, 于倩倩. 同时快速检测马铃薯X病毒、Y病毒和S病毒试纸条的研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1): 211-217. |
[11] |
李成晨, 索海翠, 罗焕明, 安康, 刘计涛, 王丽, 单建伟, 杨少海, 李小波. 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73-182. |
[12] |
于显枫, 张绪成, 缪平贵, 方彦杰, 马一凡, 王红丽, 侯慧芝. 深施肥对立式深旋耕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82-190. |
[13] |
内蒙古中部区干旱指数演变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内蒙古中部区干旱指数演变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61-170. |
[14] |
程亮1,2. 西北地区马铃薯软腐病和黑胫病致病菌鉴定及特性分析(英文)[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106-116. |
[15] |
刘洋1,王玮1,朱旭冉1,张佳笑1,刘媛1,2,王健1,2*. 马铃薯及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104-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