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涛, 孔玉晖.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适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7): 1-9. |
| [2] |
沈乐丞, 温志刚, 廖涵, 刘贤标, 蒋耀聪, 张远聪, 刘婷, 王玫. 叶面喷施不同硒肥对水稻硒含量及硒形态和稻米组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5, 27(3): 206-215. |
| [3] |
侯非凡, 张笑文, 王嘉琦, 张建珍, 李凯泉, 尹雪斌. 硒肥土施位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7): 144-152. |
| [4] |
胡彩霞, 刘红恩, 李畅, 秦世玉, 赵玉焕, 张玉鹏, 刘亥扬, 许嘉阳, 赵鹏, 聂兆君, 王秋红.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转运及籽粒有机硒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11): 182-191. |
| [5] |
马俊桃, 周文, 李静浩, 景艺卓, 韩丹, 邵惠芳. 外源硒调控植物重金属胁迫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6): 27-35. |
| [6] |
韩素菊, 梅闯. 铁皮石斛原球茎富硒悬浮培养条件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4): 210-217. |
| [7] |
李冉, 刘宇航, 梁杉, 张敏, .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6): 140-146. |
| [8] |
张宇杰, 郭平毅, 郭美俊, 周浩, 原向阳, 董淑琦, 王玉国. 外源硒矿粉对谷子保护酶活性、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5): 153-159. |
| [9] |
张鹏博, 彭晴, 乔宇, 徐小轻, 张宇微, 田丹丹, 黄英, 马蓝, 石波. 三种益生芽孢杆菌制备纳米硒能力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5): 176-186. |
| [10] |
岳琳祺,郭佳晖,白雄辉,施卫萍,郭平毅*,郭杰*. 叶面喷施硒肥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农艺性状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4): 154-163. |
| [11] |
张胜男1,聂兆君1*,赵鹏1,李金峰1,李永革2,刘红恩1*,秦晓明1,秦世玉1. 磷硫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37-144. |
| [12] |
汤小朋,陈磊,熊康宁*. 有效微生物菌群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4): 129-138. |
| [13] |
陈思蒙,李子玮,张璐翔,魏艳秋,朱智威,张环纬,许自成,黄五星,邵惠芳*. 硒在植物抵御胁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6-13. |
| [14] |
徐琴1,2§,王孟1,3§,谢义梅4,陈甜甜1,周灵4,谭亚华5,石垒1,3,邢丹英1,3*. 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5): 135-140. |
| [15] |
孙发宇1,陈欣1,马启闯1,李磊1,吴宏亚2,李韬1*.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推小麦品种的硒强化潜力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5): 83-90. |